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可到部属高校访学

时间:2018-12-04 浏览量:2564

市教委日前印发《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未来3至5年,市属高校将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境)外名校开展合作,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部分学生将有机会到在京中央高校和海外高校访学。

市属高校将与在京中央高校开展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每年遴选一批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在京中央高校访学。输送部分学生按照“3+1”“1+2+1”模式等培养机制,在中央高校进行为期2至3年的中长期访学。每年遴选部分市属高校优秀学生,输送到在京中央高校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开展为期1年的短期访学,或者到中央高校修习辅修专业。

市属高校还要与海(境)外名校开展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外培计划”,部分市属高校学生将到海(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2年的访学活动。市教委将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优秀学生访学,探索学生海(境)外培养新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生培养长效机制,遴选优秀学生开展海(境)外访学活动。

本市每年还将从市属高校遴选一批具有较好专业基础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进入中央高校的院士工作室、教授实验室、科研创新团队、工程中心,接受科研创新训练,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继续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全面建设并开放高校与社会各界共建的优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接收若干名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接受培训。每年派遣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进入科研院所学习和参与科学研究。

据悉,部分“双培计划”“外培计划”人才选拔计划将列入市属高校高招计划,向各区县投放指标,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注。今后,本市将深入开展学分制改革,实现北京地区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

市教委负责人解读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

1问:这项计划为什么叫作“交叉培养计划”?

答:“交叉”是这项计划的一大特色。把市属高校的学生送到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学习,送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实践,这个培养过程要求学校有交叉、专业有交叉、资源有交叉,要使学生真正走出学籍所在高校的限制,有机会进入更多的学校学习生活,有途径选修更多的优秀专业课程,有条件利用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把北京地区高校甚至部分海外境外高校作为自己的大校园、大课堂、大训练场,这样才能达到交叉的目的,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2问:这项计划如何招生?

答:“双培计划”的中长期访学项目和“外培计划”的大部分名额都将列入北京市属高校高考招生计划,面向北京生源,分配到各区县,并适度向远郊区县倾斜;其他部分将采取在校内学生中遴选的方式,适度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学生倾斜。2015年,“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招生就将嵌入高考招生体系,具体招生简章即将公布。北京地区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填报该项志愿,考入北京市属高校后,仍然有机会进入优秀的在京中央高校学习2至3年。

3问:入选“双培计划”是否意味着脱离了原来所在的市属高校?

答:不是。第一,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学籍仍保留在高考进入的市属高校。第二,学生的培养方案由市属高校和中央高校共同制定,授课教师也是来自双方高校,所以学生仍然在使用原来所在高校的教育资源。第三,学生在访学期满后回到市属高校继续大四年级的学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学校规定者,获得学籍所在学校的学历学位证书。

4问:“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专业是热门专业吗?

答:“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专业方向是在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根据专家充分论证,遴选出来的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专业课程内容也充分体现科学性、前瞻性、时效性、实用性,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5问:“双培计划”是走读班吗?

答:不是。入选“双培计划”的学生,访学期间将在中央高校住宿,进行插班式学习,享受和中央高校本校学生同等的学习生活待遇。

6问:参加“双培计划”要交纳额外费用吗?

答:不用。学生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规定,交纳学籍所在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没有额外费用。

7问:去国外高校学习,学费很贵,负担不起怎么办?

答:不用担心。入选“外培计划”的学生,在海外境外高校访学期间的学费由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提供一次往返旅费。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贫困家庭学生,学校将给予生活补助。

8问:入选“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后,在中央高校和海外境外高校不太适应,还能退出吗?

答:可以。学生入选计划后,如果学习和生活确实不能适应,经学校审核同意后,仍可回到学籍所在学校学习。学业合格者,可获得学籍所在学校的学历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