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6.9万人参加!教育部重要提醒!

时间:2023-06-06 浏览量:1084

昨天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天津2023年普通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将于6月9日、10日举行。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天津共计报名6.9万人,报名人数也有所增加,全市设了16个考区、76个考点、2300余个常规考场。今年是天津新高考改革落地的第四年,在高考批次安排、志愿设置、录取方式都保持了基本稳定。为切实保障高考安全公平,天津出台多项举措护航高考考生。


一是统筹协调各部门做好保障;二是加强诚信教育和心理疏导;三是强化考试组织各环节管理;四是开设考生就诊“绿色通道”;五是考生和考务人员车辆不限行;六是加强考点周边环境治理;七是公交客运增加运力、暂停报站;八是地铁车站提供物资服务保障;九是提供考场便利,创设清凉考场;十是密切监测并通报气象变化。


对于考试期间新冠病毒感染或临时发热的考生,各考点均设置了备用考场和考试工作人员,为考生建立了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优先为考生服务。


加强考点学校周边噪声污染源的监管,考试期间对可能扰民的项目暂停出具夜间施工证明,做好减噪降噪工作,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组织做好各考点周边共享单车使用和清理管理工作,确保考点周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良好。


市区两级考试部门将通过网络等方式公布各考点的考场分布图,考生考前可提前在线查阅,确保考生到达考点后顺利进入考场,不在考点门前聚集。所有考场安装空调,考前进行了调试与清洗,以备高温天气使用,强调新风输入,防止冷风直吹考生,同时备有风扇等防暑降温设备。

教育部发布重要提醒


今天,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发布重要提醒↓

2023年全国高考将于明天开考,日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坚持以考生为本,紧密围绕“平安高考”工作目标,加强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暑降温、噪音治理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为残障考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合理便利,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确保高考平稳顺利举行。

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

一要认真阅读《考生须知》等,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提前准备并携带好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

二要关注本地发布的高考防疫信息,根据有关要求提前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工作。

三要关注本地天气、交通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准确掌握考点考场路线设置,考虑考点安检等因素,预留足够赴考时间。

四要诚信参加考试,不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及其他违禁物品进入考点(考场),如有携带需按考点要求统一存放至指定保管处。

@考生和家长,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来了


2023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一起来看——



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


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


考试当天按要求提前到达考点,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

考生的衣着穿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注意增减衣物。

对于考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建议?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下,建议考生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赴考前需要检查哪些物品?


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

进入考点(学校)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间隔,不要将手机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

进入考场(教室)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场时,将再次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和违规物品检查,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进入考场后,要对号入座, 将《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验。

违反考场纪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考试作弊将导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在高考中组织作弊,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犯罪。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试题、答题卡等,通过QQ、微信及其他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试题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生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同时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

网上关于高考的信息很多,如何辨别真伪?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开展了“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网站、官方账号,涉高考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各类非官方宣传及承诺,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不要相信所谓的“命题专家”的言论,更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所谓的“猜题”和“押题”上,切勿相信涉及钱财的相关信息。请考生和家长弘扬正能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共同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考后应如何查分及填报志愿?


考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均会公布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官方查询的渠道,请考生和家长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

同时,为加强考生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将组织各地各高校举办“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还将组织实施系列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志愿填报政策培训、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线上直播咨询活动、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等。各高校也将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生宣传咨询服务,请考生和家长关注。

考生和家长如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可向当地的考试机构及考点学校咨询。